导读志愿填报说大也大,比如涉及生涯规划的问题,2000多所高校,林林总总120多个专业,但说小也小,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没有太大选择余地,也比较简单。
第一招
学校优先原则
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专科等等。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
随着大学招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分层严重的同时,大学在出口把关不严,看出身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目前,全国招收700多万大学生,每年毕业700多万,淘汰率很低,没有办法,只能看入口了,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学生层次区别不大说事,那时的人如果能上专科学校,放到现在至少都是985了。
其实看出身是世界通则,不止中国,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说,暗地里也会在意这一点。哈佛本科的申请录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硕士层面,平均下来就超过40-50%了。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需要更加重视。
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考生的是,在录取时的一本二本等等划分,是最坑人的,千万不要在意这个东西。一本二本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更不是社会上的学校层次区别,只是当地招生办为录取而决定的一个东西。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点。比如,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那就去报,最后那块牌子最重要。听说北大医学部护理专业在一些地区是二本招生,为什么不去先拿一个北大的招牌?
在这里,我想提醒,有几个985学校因为地域原因,比较好上。第一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域的确受限制,不仅在西北,还不在西安,在杨凌镇。但学校是最早的一批985,比后来挤进985的高校其实更有资历。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的985高校分数都比较低,但学校很不错,比如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是当时在西北布局的2所综合性大学,后来西北大学撤销下放陕西,他就成了西北唯一综合性重点大学。再比如吉林大学,与此类似。最后想推荐的是一个特别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这个学校在西安,属于前国防科工委,实力强悍,也是最早入选985高校的,论资历在现有的985高校也属于前列,但因为地域影响,影响力下降。
对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好一点。非要选好坏,建议注意学校历史,一般来讲,大学还是讲究文化积淀传承的,历史长的老本科学校,可优先选择。
第二招
地域原则
北京上海优先,其次需要考虑各大区首府城市
在哪里上大学非常重要,毫无疑问,北京上海首选,其次建议考虑杭州、南京、广州、天津等东部地区。有两个地方比较特别,一个是重庆,一个是深圳,我觉得需要特别提出。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眼界的问题,见世面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比北京上海更发达的城市了,你见的世面有多大,也决定了你的理想与定位。其次,也没有比他们有更多好学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这是所有高楼大厦解决不了的。
对于北京上海的孩子,给你们一个忠告,此条不适合你们,你们已经见过这种世面了,你们需要其他的,最好离开本地上大学,你的收获会更大,因为你们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离开父母生存,是了解中国,了解更丰富的中国。
麻烦的是,北京上海分数都太高,很多人难以有条件选择,多数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那么,我们注意选择各大地区的首府城市。如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东南的厦门。原因非常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不仅都有985,211学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还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而且多数是部属老牌高校(当然现在不一样了)。
这里面纠结的就是沈阳,原来在东北布局的重要的大学都不在沈阳,比如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在长春,工科重点大学在大连,还有一个重要的工科学校哈工大在哈尔滨。
重庆是原来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现在是直辖市了,有一个非常好的重庆大学,还有一个有资历的西南大学,211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深圳,主要是着眼未来。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华大基因等等,随着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开眼界,必须考虑深圳了。
第三招
专业原则
能上更好学校的学生,可以放弃这一原则;不能上理想的大学,要坚持选喜欢的专业
其实很多人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恰恰是最不需要纠结的一个问题。
第一,学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吗?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围,有多少人是学什么就干什么的?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基本是学什么不干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什么不决定你的一生与职业,你能否在这个行业做到最优秀才决定了你的一生。
第二,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对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准备读完研究生再说。如此,更不需要纠结了。研究生再换专业,很多学校与老师更喜欢复合型人才,即跨专业的。
第三,你确定你想好了学什么吗?其实对于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没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后就后悔也是正常的。美国大学制度就是考虑到18岁时很多人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想学什么,因此,强调宽口径培养,按大类招生,包括换专业如喝凉水,非常自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正因为此,你更不需要纠结了,读硕士时再说,尤其是专业与学校选择发生矛盾时,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而不是专业。
第四,实在想不清楚时,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学数学。数学是学科之母,未来换专业时更受欢迎,比如经济学,金融,管理等等。8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学数学出身的。当然,你想换计算机等工科更没有问题。学数学只是因为你想不清楚才选择,主要是为未来考虑打算,不是让你以此为生,不是让你当第一名,不要发憷。第二,学英语。几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但惟独语言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简单,这是一个死功夫,没有捷径。但语言又是一个放大器,比如你是开出租车的,如果英语好会怎么样?同时,未来无论出国还是考研,英语都是必须过关的,对于很多学习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语拿下,也是一个不知道学什么时的选择之一。
当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应用型大学,三本或者高职高专,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比如软件工程,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如市场营销之类。这是和那些有更多选择权的学生不同的。
最后总结一下,学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则上就不要纠结专业、地区,尤其是专业,纠结地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能让你决然的,是985、211这种层次区别,细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牺牲太多。特别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关注的,但却可以利用的。
三个原则卡下来,其实你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就很少了,在平行志愿下,还有什么难题吗?
志愿填报10大误区与对策
误区1: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没有先后顺序
对策:把平行志愿政策研究透
解析:平行志愿的特点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平行志愿的6所高校在投档中只作为一个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考生被投档,即使被退档,也不能再投到本轮投档的其他高校。
平行志愿填报高校也有先后顺序,并且平行志愿的投档是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遵循志愿顺序进行的,投档时,电脑从考生第一志愿高校开始检索,如果考生第一志愿高校报“低”了,即便后面还报了与自己分数相当的“高”校,则也只能“优先”被第一志愿的“低”校录取了。
误区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对策: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解析: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由此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误区3: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对策: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都要拉开梯度
解析: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
1.实行平行志愿的地区: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也不是不考虑,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
2.实行非平行志愿地区: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4: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对策:“冷热”专业结合对考生更为有
解析: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和家长客观对待冷门和热门专业,科学、理性选择专业志愿,千万不要跟风选择、随波逐流。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5:只凭专业名称来选择
对策: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如课程设计、就业去向等
解析: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6:不服从专业调剂
对策: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应该统筹考虑
解析: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7: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对策:警惕“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解析: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8:选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对策:选择专业要扬长避短
解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就拿上边这个考生来说,首先,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其次,这个考生性格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要面对众多各种各样的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诊疗环节,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适合当医生,父母没有考虑到这点。
误区9: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
对策: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解析: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10: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来报志愿
对策: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解析:在一些咨询会上,不少高校会粘贴出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以供考生和家长查阅参考。本是一个参考系数,不少家长却误把它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系统根据考生输入的往年高考分数区间,给出高校录取平均分和专业平均分。
如何着手做好准备?
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从哪里着手做准备呢?
一、知己(兴趣、性格、能力、志向和价值观)
1、兴趣
(1)从生活中发现兴趣;
(2)通过霍兰德测评发现兴趣;
(3)通过学生单科成绩发现兴趣倾向。
有些人的兴趣会不同程度的指向未来的某个职业,就是职业兴趣倾向。职业兴趣倾向会对应着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个专业群,也叫专业类别。例如,我的邻居家的孩子也是今年高考,咨询我报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我从孩子和家长两个方面获取信息发现,孩子对机械和车辆感兴趣,平时不仅喜欢骑车,车坏了也是自己买来配件自己修,孩子爸爸是一名央企优秀的职业司机,平时这个孩子跟他爸爸交流聊天,也都问一些关于车的话题,例如什么车制动性能好、刹车参数比较、骑车的制动性能好坏跟车辆的那些因素有关等等,平时上网也是大多数浏览各大网站的汽车频道,还让他爸爸买了很多汽车方面的杂志,说每次学习累了就翻阅汽车杂志,感觉是一种快乐和享受,这就说明对机械很感兴趣,可以以工科门类下的机械和自动化相关专业为主进行填报。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平时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兴趣倾向,可以考虑做专业测评,例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霍兰德不仅能测出你喜欢什么?其次喜欢什么?还可以测评出来你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例如可以测出一个人是善于从事研究性工作,还是社会服务型工作,还是艺术类工作,还是常规性职业,还是企业管理型职业,还是喜欢和数字和文字打交道。得出的结果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大学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才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即使未来我们所学的专业有冷热变化,我们也心甘情愿的乐在其中,无论一个专业有多么冷,只要你做到极致足够精深,那一定有用武之地的,例如一个企业出现行业萎缩需要裁员,也是先裁掉能力比较差的那部分人。
如果不想做测评,那就最简单的办法是:喜欢物理选物理学相关专业,喜欢化学就选与化学相关专业,例如有机材料、化工、无机材料、医药类等等。数学好就可以选金融类的专业、计算机类、电子通信类专业等等。例如保险学的精算专业。金领中的金领职业。
2、性格
(1)家长观察;
(2)自己体验;
(3)周围人反馈;
(4)MBTI测评。
对于性格,只要了解是内向还是外向,是理性思维还是感性思维就基够用了,非专业人士不用研究太深。
3、能力(考试成绩)
(1)估成绩,决定进院校;
(2)分析单科成绩。
估分大概是多少。或者结合自己的模考成绩,综合判断这次考试体现的实力是什么情况。
另外,考生的其它能力,主要也是通过单科成绩,和平时的学校同学之间交往来判断,除此之外,一般未来职业涉及到九项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数学运算推理能力、察觉细节能力、文书写作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这九项能力无需测评,根据成功事件找出孩子的九项能力)
4、价值观
每个人的价值观有所不同。例如财富、权利地位、专业技能、服务社会服务他人、追求学习和工作所在地经济发达,环境繁华。
二、知彼
1、自己兴趣和能力对应的学校有哪些?
2、查看这些学校的招生章程
3、查看这些学校的招生计划
4、查看前三年的一分一段表
5、查看前三年各院校在考生所在省份录取排名情况
6、以院校优先的考生重点关注什么?
7、以专业优先的考生重点关注什么?
查看意向院校的招生章程什么内容呢?只要包括院校层次、师资状况、投档比例、加分使用规定、身体条件要求、录取规则、学校地理位置、学费的收费标准。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虽然我们都会倾尽全力供孩子上大学,但是有些特殊情况也需要提前了解,例如上海复旦大学, 大部分本科专业5000-6500元/学年?人,但是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学费总计31000元/人。还有一些院校,部分专业的学费之间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根据自己的想法,确定自己在报志愿的时候想以学校优先考虑,还是以专业优先考虑。
(1)如果以院校优先,也就是说那些比较在乎大学层次的考生和家长,需要尽快了解今年在本省招生的院校分别是什么层次的大学,哪个学校是985工程大学,哪个是211工程大学,那个是省属重点院校,哪个是普通本科院校,这样的信息很容易查到,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都有介绍。(因为招生信息量很大,此时建议考生用排除法锁定院校范围,例如参考你对院校所在地域的要求,地处太偏远的或者太小的城市不去,就可以排除一大批。根据自己的考试估分成绩和往年院校录取的最低分,又可以筛掉一大批学校,
(a)高分考生筛掉大部分层次低的学校,锁定985或者211院校;
(b)中分考生筛掉大部分高层次院校,例如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也可以筛掉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在211和非211重点本科院校之间考虑;
(c)低分考生基本可以把所有985和一部分211筛掉,在省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之间选择。当然也有一些实力在中等分数的考生,可以通过提前批进入较高层次的院校,但是要提前考虑清楚,例如军校、警校、国防生、小语种,层次较好的学校会有招生,前提是未来的就业口径变窄,对于有志献身国防事业的考生可以考虑,当然提前批还有其它一些招生渠道,例如双培外培计划、农村专项计划、免费师范生等等,不过每个招生渠道都是有各自的前提条件和要求,建议大家仔细阅读手里的招生目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厚本”和“大报纸”。或者登陆考试院招生网站查询。)
总之,锁定了一些学校以后,就一定要查看这些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查看往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对应的位次,以及录取平均分是多少,尤其是录取规则,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有没有分数级差,例如,提档比例对于山东考生一般可以不用太关注,因为山东省内的招生院校基本实行提档不退档,但是有身体条件和单科成绩特殊要求的除外,例如有些专业对视力有要求,色盲色弱,左撇子,等等。同时还要注意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的变化,例如往年四川大学对于经济类专业单科成绩要求英语要达到总分的75%,管理类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达到70%。这些信息在今年的四川大学招生章程里看不到了。所以考生要注意这些细节的变化,不要影响志愿填报,不要怕麻烦,对于目标院校要逐一仔细阅读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
另外,在乎院校的考生,建议在填报的时候,一定填写服从专业调剂,避免提档后再出现落榜情况。
(2)如果是以专业优先考虑的考生和家长。
家长朋友要了解我们国家的专业大致有哪些,级别有13个门类:92个专业类别(一级学科),506个专业(二级学科)。
【文科】哲学、历史、法学类;
【文理兼收】经济、管理。15个大类的专业可供挑选。经济学类(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经济学等);法学类;教育学类(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等);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经济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编辑出版等);社会学类;图书档案学类;中医学类(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等);药学类(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艺术类;体育学类等。
因为各高校的文、理兼收专业不同,涉及到具体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是否文理兼收,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以本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依据。文科考生看文科的专业目录,理科生看理科的专业目录即可,因为只要是有计划的专业都会收录在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中。
【理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查看近年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看各个专业的就业数量和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判断。例如法学专业近年来就业质量很差,被列为红牌专业,还有生物工程专业。
金融类、计算机类、建筑类、医学护理类、教育类,都是就业需求和就业质量较好的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基本已经实现各行业全覆盖,哪个单位都需要计算机专业相关人才,这跟会计学专业差不多,所有行业的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机构都需要会计人员。
区分专业冷热,最直接的方法是,相对于专业和社会需求来说,供大于求的专业就是冷门;供不应求是热门;供需平衡就是不冷不热。
家长需要抓紧查看自己孩子想学的专业都在哪些学校开设,光看学校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查看这些开设自己喜欢的专业今年在本省有没有招生计划,计划招生多少人。
关于怎么锁定自己的目标专业,我前面已经讲过,首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其次参考自己的平时单科成绩,以及自己的性格倾向,再其次是自己的未来志向,还有专业对应的行业职业发展前景。
例如精算专业,有的同学可能就觉得将来做一个精算师非常牛,社会地位自不必说,经济收入更是丰厚,被称为职场上的钻石领,但是,这个专业对数学能力要求非常高,开设精算专业的高校老师向我介绍,有的同学虽然学了精算专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一般,他学起来非常吃力,总是担心挂科,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几度产生厌学退学转学的念头,畏惧考试,由于挂科不能如期毕业,面子上都过不去,一度产生轻生念头。这样的案例可以看出,选专业对考生的单科实力还是有要求的,建议大家谨慎选择所谓的好专业,不要盲目填报,匹配自己兴趣、能力、志向、社会需求的专业才是合适的专业。由于每个考生的情况都不一样,专业的录取分数和录取规则也不一样,所以我在这里只是告诉听众朋友选择专业填报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具体哪个专业适合自己,还要考生和家长一一核对。
总之,在专业选择上,要清楚一个道理,就是此冷非彼冷,此热非彼热,坚定目标,只要喜欢,只要适合,那就永远是我自己的热门。
平衡院校、专业、地域、成绩的关系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一定要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好的志愿,一定是处理好院校、专业、地域、成绩等几个维度平衡关系的过程。如果既想上层次高的大学,又想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会让人和为难,除非考生是省文理科状元,或者成绩位次排在前10名,基本上可以学校专业任你挑。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有的听众朋友可能会问,我该怎么平衡几方面的关系才能让我的利益最大化呢?
如果高分考生,一定要既重视院校,也要重视专业。我记得有位老师曾经提出这样的建议,高分考生未来的发展要胸怀天下,要么领导国家走向世界,要么带领国家科技实力走向世界。我建议那些成绩处于中高分的考生,同时将来有考研深造,或者有出国留学打算,就以院校优先填报志愿;因为层次高的院校占有的教育资源相对多,科研和师资力量相对雄厚,学生如果考研的话,无论在本校还是申请报考外校,都有便利条件,加上层次较高的院校例如985和211院校,都有与国外名校合作交流的机会,经常举办夏令营活动,申请出国相对方便一些。
如果是低分考生,就不如考虑适当降低院校层次要求,在二批次录取的院校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好就业的专业,如果就业以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读在职研究生。其实就算一定要4年本科后直接考研,也不是完全没可能申请报考高层次院校的研究生。只要适当调整目标高度,愿望总能实现。
中低分考生还有一个填报策略,可以填报非名校的王道专业。例如:长安大学的桥梁隧道专业、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重庆理工大学的会计学专业。如果采用这样的策略填报,即使没有考入名校,但是你学的专业也已经站在了国内整个专业行业的前沿和高端层次上。
关于综合类大学和专业类大学的选择方面,我建议考生和家长采用这样的思路,如果自己的专业目标非常明确,尽量选择专业院校,举例,如果考生目标专业是金融工程专业,那么上海财经大学和人民大学,一个是211,一个是985,考生选择哪个学校我不能给建议,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上海财经的金融工程专业实力明显高于人民大学;但是如果是金融学专业,人民大学实力明显高于上海财经,一字之差,专业的出身分量是不一样的;再例如:临床医学专业,论专业实力排名,国内首屈一指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其次是复旦大学,两所大学都是985工程院校,同在上海,你选哪个呢?思路是一样的,建议你拷问自己对专业的忠诚度和未来的打算。
关于高校所在地区的因素,也是困扰考生和家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学校层次非常高,专业也和有优势,可是地处偏远,当地的自然环境比较艰苦,假期回家往返交通不方便,甚至还有饮食等生活习惯的适应问题,都会影响考生的选择,例如兰州大学,地处遥远的西北甘肃,当地经济也十分欠发达,但是你们知道吗,兰州大学有些理工科专业非常牛,例如地理科学专业、应用物理专业,在全国排在前四名,但是兰州大学作为985院校,2015年在山东地区的收分630,线差68分,最低位次在13403。而山东地区招生收分排在第四位的上海交通大学,最低录取分是691分,超出一本线129分,最低排位在302名。可以想象,如果考生放宽地域选择,竞争压力小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啊。换句话说,同样分数650分,你可以在985兰州大学就读一个最牛的首屈一指的王牌专业,在北京交大这样的211学校只能学最差的就业质量最差的专业。经过这样的比对,您会做怎样的选择呢?毕竟考生在大学四年是短暂的时光,毕业后的学科背景就有了天壤之别,在专业领域的职业发展将不可同日而语,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所以,在考生成绩已经尘埃落定的情况下,综合参考院校层次、专业排名、地域、考试成绩等因素做出平衡选择,显得非常重要。
18岁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性节点,或者也可以把高考当做一个孩子隆重的成年礼,成年的你怎么活,我们家长还是把支持工作做好做足,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吧,毕竟未来的路是孩子自己走,填报高考志愿,也正是一个孩子隆重的成年礼上最关键最精彩的环节,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从填报志愿开始吧。
来源:网络 |